媒体聚焦

媒体看农担( 2022年第12期)

发布时间:2022/12/30


《中国财经报》聚焦安徽农担“种粮担”

12月8日,《中国财经报》三农版头条刊发新闻“‘种粮担’助力安徽扛稳粮食安全重责”,文章从“种粮担”引导金融活水流向粮田、科技赋能担保贷款便捷高效、“政银担”同向发力三个方面,对“种粮担”产品进行深入详实的报道,体现了安徽农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徐淙祥重要回信精神,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助力安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种粮担”助力安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中国财经报 张曦文


冬闲人不闲,秋收过后,在江淮大地广袤田野中,种粮大户冬种冬管正忙。

安徽是我国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种粮大户更是在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勉励种粮大户,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徐淙祥的重要回信精神,发挥好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作用,安徽农担公司创新推出“种粮担”,明确“政银担”同向发力,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金融活水流向粮田,支持种粮大户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助力安徽把粮食安全担子扛得更稳当。


助种粮大户多种粮、种好粮

前不久,家住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的武振良获得70万元“种粮担”贷款支持。

“幸亏农担及时给我担保,帮我缓解了资金压力。这笔贷款下来后,农场的种子、肥料等农资有了着落,及时解决了冬小麦播种难题,这次贷款还便宜,政府又补贴担保费,又补贴利息,让我种粮更有信心和底气!”武振良高兴地说。

武振良经营着一家家庭农场,收入可观。但近年来受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种植成本不断升高,他的资金周转出现了一定缺口。“种粮担”贷款资金对武振良来说,为他减轻了不少压力,如“及时雨”般浇灌到了他的“心田”上。

“种粮担”是安徽农担公司今年针对从事粮食种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的专项融资担保产品,重点解决农业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担保贷款可用于购买种子、农药、肥料,购置农机具和支付流转土地费用,以及购买其他辅助材料等。

安徽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稳居全国第4位,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多年来为端稳中国饭碗持续贡献力量。

“多种粮、种好粮,就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亿万农民是种粮的主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终要靠种粮主体和大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说。

“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安徽财政积极履行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坚实支撑。”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朝晖表示。

今年以来,安徽省财政厅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财政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国家惠农政策的同时,加大省级财政投入,优化政策供给,持续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守牢粮食生产防灾救灾底线,织密粮食生产保险安全网,并积极支持安徽农担公司推出“种粮担”产品,帮助更多种粮大户多种粮、种好粮,调动各地抓粮积极性,为安徽粮食生产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

“作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安徽农担着力解决种粮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解决种粮主体农资资金问题,提高种粮主体融资的可得率、覆盖面和便利度,提升种粮大户种粮积极性,通过金融支持,引导更多种粮大户多种粮、种好粮,全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把中国饭碗端稳端好。”安徽农担公司董事长方习利表示。

据安徽农担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凡从事粮食种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承包耕地面积不低于150亩的,都可以通过授信申请“种粮担”融资担保贷款,单户贷款授信额度为10万—300万元,授信期限为1—3年,担保费率低至0.5%。


科技赋能 便捷高效

“足不出户,用手机就能贷到款!”赶在冬小麦、油菜播种和田间管理前,马鞍山市种粮大户杨德福获得了“种粮担”贷款180万元。

多年来,由于农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缺少抵押物等特点,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杨德福的一块“心病”。

“在手机上填好资料,贷款资金一星期左右就到账了,担保费率和利息都很低。‘种粮担’让我们农民有了新的融资方式,方便快捷地解决了资金难题。”杨德福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将把这些资金用于购买粮食种植所需要的农业机械设备。

“农时不等人。‘快、简、廉’是‘种粮担’的特点,要让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切感受‘农担速度’。”方习利告诉记者。

为此,安徽农担公司依托“党建引领·码上办”模式,以科技赋能,推动“种粮担”实现担保贷款业务“码上填、码上办、码上查”,确保平台服务第一时间响应,融资需求第一时间对接,担保贷款第一时间发放,切实提升种粮大户担保贷款便利度和可得率。

立冬刚过,安徽农担公司宿州业务管理中心业务人员便深入砀山县良梨镇、砀城镇等农业生产一线区域,协调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广泛推进“种粮担”产品落地见效,并为当地种养大户和特色农产品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同时,全面梳理收集砀山县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名录,确保信息录入“不落一人,不漏一户”,并联合金融机构和基层乡镇针对“种粮担”融资担保产品进行宣传推介。

据介绍,自“种粮担”实施以来,宿州业务管理中心持续加快推进宿州、淮北两市四区五县种粮大户信息整合工作,确保中心全体员工人手一册辖地种粮大户名录,牢牢把握农耕节气,保障平台服务第一时间响应,融资需求第一时间对接,担保贷款第一时间发放。

像宿州一样,安徽各地“种粮担”业务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工作人员持续走村入户,针对秋种和后期春耕备耕的资金需求,积极宣传“种粮担”产品,引导客户扫码申贷,并勉励粮食企业及种粮主体要推广现代农业种植新模式,多种粮、种好粮,带动更多小农户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安徽农担公司已摸排了5万多户种粮主体,正全力以赴组织扫码、收集需求,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作用,为助力明年春耕备耕做足准备。


“政银担”同向发力 种粮大户融资不再难

连日来,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种粮大户杨友苗忙着加强油菜田间管理,确保冬季粮油作物安全越冬。

“今年夏季干旱天气持续时间长,比2019年大旱还要严重,田边的水塘都已见底,农场里的水稻损失严重。”回想起几个月前遭遇的严重干旱,杨友苗叹息道。

地方政府为抗旱救灾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因杨友苗的农场位于当地大龙山,地势较高,远水难解近渴,受灾情况较为严重。

“好在安徽农担公司的业务经理了解到这一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到我,帮助我申请了‘种粮担’,不到两周的时间,200万元担保贷款就到账了。”杨友苗告诉记者。

为了支持种粮大户种好粮,安徽农担公司将担保费率下调至0.5%,当地银行也将利率同比下降0.2%,当地政府还承诺,在冬季重新种植油菜和小麦后,将给予其50元/亩的补贴……一系列政策,让杨友苗在立冬之季感到了暖意,也重新鼓足了干劲。

“这笔钱除了用于冬季粮油作物田间管理外,还将用于做好明年春耕准备工作,夯实明年丰收基础。我将多种粮、种好粮,打好翻身仗!”杨友苗信心十足地说。

为了支持像杨友苗一样的种粮大户,安徽农担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部分地市专门出台政策,除贷款贴息外,还对安徽农担公司担保的种粮主体进行担保费补贴。“政银担”同向发力,切实降低种粮大户融资成本。如阜阳市财政部门专门出台政策,除贴息外,还对安徽农担公司担保的种粮主体进行担保费补贴,进一步降低种粮大户融资成本。

“在推进‘种粮担’落地过程中,‘政银担’三方根据各自的角色定位,同向发力,让种粮大户融资不再难。”方习利说,政府出台政策,财政贴息,开展培训,提高专业技能,纳入产业链,实现从单体到集体合力发展;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助贷;安徽农担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引导更多金融活水畅流乡村。

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现阶段,实现各类种粮大户规范有序发展,仍然离不开政策和金融的支持。据悉,下一步,安徽省将继续大力支持推行“种粮担”,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经济参考报》聚焦山东农担五周年发展


近日,《经济参考报》聚焦山东农担五周年发展,专访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安民,并专版报道山东农担创新发展多措并举支农助农的丰硕成果。

山东农担

撬动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三农”

经济参考报  贾云鹏 


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山东农担”)近年来坚守政策性定位,通过农政银担高效联动、深度融入农业场景、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方式,量身定制产品,放大担保效应,有效破解了三农领域融资“难贵烦”等问题,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润泽乡村。其累保金额、在保金额、年度新增金额等多项数据均居全国省级农担公司首位。

 

农政银担高效联动

放大效应合力支农

淄博高青县家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家如从事养牛近20年,每当要扩大养殖规模时,总受困于资金短缺。“去银行办理贷款,手头没有像样的抵押物,只能找担保人,但担保人难找,手续也麻烦,利率还高。”

山东农担当地办事处的成立,解决了他的难题。山东农担联合农业农村部门、银行向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集资金需求信息。“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需求,没想到农担公司和银行很快就来实地察看,批了200万元贷款额度。”李家如说,不仅融资不再难,融资贵问题也解决了。他的这笔贷款由山东农担提供担保,担保费率仅0.75%,还可享受财政贴息3.175%,统算下来,贷款年利率仅为1.925%。

三农领域融资期限短、频率高、风险大,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的局面长期存在。山东农担放大政策性担保的信任纽带效应,推动农户、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间实现信息互通、风险互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构建起高效联动的支农共同体。

政担合作方面,山东农担推动机构、人员和业务下沉,乡镇农担工作站达到1007个,撬动全省6000多人参与政担合作,形成了“农担总部+市级管理中心+县级办事处+乡镇(街道)农担工作站”的四级服务网络。银担合作方面,山东农担与226家银行签署银担互信协议,同时在原有银担2:8分险基础上,推动部分银行上调分险比例,压实银行责任、提高协作效率。目前有195家银行按照3:7分险,22家银行按照4:6分险。

此外,山东农担还与省委组织部、省工会、团委、妇联、供销社等多个部门联动,分别开发“强村贷”“齐鲁富民贷”“工创贷”“鲁青农担贷”“巾帼贷”“齐鲁电商贷”“供销农耕贷”等系列产品,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效应明显。

目前,山东农担累计为全省22.2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279亿元,是全国首家累计担保突破千亿元大关的省级农担公司,累保金额占全国近1/8;今年新增金额422.6亿元、在保金额603.6亿元,均占全国的1/6。

 

深度融入农业场景

量身定制担保产品

面对农担政策退坡和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山东农担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安民说,他们牢固树立“政策退坡,思想不能退坡;疫情影响,为民服务情怀不受影响”的理念,发挥政策性担保增信、分险、赋能作用,优化创新产品方案,深度融入粮食生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等农业场景,撬动金融活水“下乡入村”。

围绕支持粮食生产,山东农担推出“农耕贷”“供销农耕贷”“农业生产托管贷”“农资购销贷”等专项担保产品,开发大豆种植担保方案,将黄河滩区粮食种植支持标准由每亩1400元提高到1600元。同时,针对疫情推出容缺办理、担保费减半收取等降费让利服务,粮食种植类担保费率降至0.5%。

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山东农担主动对接各地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开发优化产业链、产业集群担保服务方案386个,通过获取关键数据形成精准客户名单,打造“方案+白名单”的业务模式,引导合作银行由“看资产、看流水、看押品”向“看人、看事、看发展”转变,目前已覆盖山东大多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潍坊蔬菜、烟台苹果、沿黄牛肉、沿黄小麦、鲁北肉羊、海水养殖等一大批产业集群担保规模超过10亿元。

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有肉羊养殖传统,是“黄河口滩羊”的主产区。围绕盐窝镇肉羊产业集群发展,山东农担累计为肉羊养殖户提供担保贷款1592笔,金额10.3亿元,业务覆盖面达90%以上。在农担支持下,当地黄河口滩羊现代化产业园加快建设,越来越多青年人回乡创业,形成了圈养、育肥、屠宰、活羊外销的全链条产业发展。

为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山东农担联合省委组织部、农行山东省分行推出“强村贷”系列产品,实现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益、农民得实惠。以“强村贷—粮食规模种植贷”为例,贷款主体为党支部领办的粮食种植合作社,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农担公司担保贴息,银行可给予合作社每亩1400元、总额度最高300万元的政策性贴息贷款支持,用于支付土地流转和种植经营费用。目前,这一产品已为105个村集体发放贷款1.2亿元。

基于农业金融服务场景需求,山东农担将农担政策、产品方案、客户名单向所有银行和社会公开,推动合作银行主动公开利率,构建竞争机制引导利率下行。“每百万元贷款户均节约融资成本5万多元,累计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减负100多亿元,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山东农担总经理陈祥志说。

 

推进数字化转型

引导金融活水“下行”

“您的账户已到款80万元。”淄博市桓台县蛋鸡养殖大户于俊海看着手机银行推送的短信喜出望外。他的这笔贷款,从在网上提出融资申请到收到款项,仅花费了3天时间。

张安民说,三农融资“难贵烦”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和农村信用评价体系缺失,商业金融和乡村场景“割裂”,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对此,山东农担以“优化存量、稳扩增量、严控风险、推进增信平台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为战略方向,用数字化管道打通金融场景和乡村场景,通过数据要素“上行”促金融活水“下行”。

山东农担整合政务、银行、第三方等外部数据,构建省、市、县、乡数据常态化采集体系,率先在全国农担体系接入人行二代征信系统,目前已汇集各类涉农数据5亿多条,覆盖近2000万个经营主体。在大数据支持下,山东农担与合作银行实现了数据自动交互、业务线上办理。

陈祥志介绍,山东农担每人每天处理业务量从过去的8至10笔提升到25至30笔,单个项目平均办理时间从7至10天压缩到1至3天,人均在保额达到3.54亿元、663个项目,农业信贷担保政策的可得性及受益面显著提升。“100万元以下项目2天至3天、50万元以下项目当天完成审批,30万元以下项目秒批秒贷、随借随还。”

山东农担还创新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客户直通平台,合作银行像网上开店一样入驻平台“销售”贷款产品,农户可随时登录平台与意向银行对接,双向自由选择。目前平台累计获客1.4万笔、金额116亿元,银行接单金额80亿元,撮合成功率达85%,金融担保质效进一步提升。

依托数字化转型,山东农担实现了保前客户准入前置排查、保中“人机同行”审查审批、保后风险精准管理的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目前,山东农担已累计解保689亿元,项目累计代偿率仅为0.25%,远低于全国农担体系平均水平,连续三年在国家农担公司风险管理评估评价中获评A级。




浙江在线刊登文章关注浙江农担工作成效


12月15日,浙江在线刊登《政策多跨协同、资金多元投入 助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先行》报道,集中报道了浙江农担公司发挥全省财政“系统联动”机制作用,开展专题研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财金协同支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做法。


政策多跨协同、资金多元投入

助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先行


党的二十大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征程上“三农”工作的主题,如何更加精准、更加高效地满足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需求,成了眼下财政部门的重要课题。在台州黄岩,省财政厅试点开展财金协同支农、家庭财务报表融资担保模式,谋划推进财政支持“大三农”政策体系变革重塑,为这道重要课题给出了全新的答案。

 

财政如何赋能产业振兴?集中财力集聚要素提供精准支持

在黄岩宁溪镇岭根村精品柑橘现代示范园里,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田生科,看着满园的“红美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黄岩对柑橘产业振兴非常重视,2017年推出了黄岩蜜橘产业振兴计划,而这恰恰是我们研究的方向,所以我们选择了黄岩作为基地”。田生科冲着“黄岩蜜橘”这个金字招牌,把试验田放在了黄岩,建了占地近200亩的精品柑橘现代示范园,推动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提升。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一身本领要打通“实验室研究成果与农户种植最后一公里”的大教授,满腔抱负想探索“省力化、精品化、绿色化农业种植新模式”的“洋博士”,却在黄岩遇到了想象不到的困难,自然灾害带来的损伤远超预期,最大的问题还是钱的问题,平整土地、基础设施维护、设备迭代升级、育种水平提升等等,这些都需要钱。

在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的支持下,田生科获得了3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柑橘示范园得以更好地运转,农业新科技落地并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和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浙江通过优化财政支农政策和资金投向,集中财力支持一批像田教授这样的农业开发项目,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当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主体融资为何快?多跨协同创新数字担保支农新模式

杨帮国是黄岩粮食种植户,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300亩左右,加上化肥农药涨价特别快,设备也需要更新,所以资金上有些捉襟见肘。

“那天无意中看到了支付宝推送的信息,说可以申请40万元省农担公司担保的贷款,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申请了。没想到很快就批下来了。操作很简单,什么都不需要,凭一个手机就搞定了,解了燃眉之急。”

杨帮国说的“什么都不需要”,并不是真正的“什么都不需要”。据了解,在省财政厅指导下,省农担公司创新家庭财务报表融资担保模式,开发利用数字化手段,通过与省公共数据平台、财政大脑等进行对接,汇集财政、农业部门的农业保险、农业补贴数据及各试点地区特色产业数据等,精准筛选出需要扶持的农户名单,联合网商等合作银行利用大数据手段开发风控模型、测算担保额度,还能通过浙里办、支付宝等主动将服务推送到农户手中,农户只需一部手机、最快3分钟就可获得担保贷款。从首批试点情况来看,目前已为黄岩、磐安2个试点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2.9亿元贷款担保。

 

财政支农下步怎么干?变革重塑“大三农”政策体系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赋予了“三农”工作新的使命。省财政厅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两个先行”实践中,发挥党建引领、省市县乡财政系统联动作用,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学系列活动,组成研学活动小组,赴黄岩等地实地调研督导,研究支持产业振兴政策,了解农户需求,切实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省财政厅将持续推进‘大三农’政策体系变革重塑,持续深化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建设,进一步整合集成财政支农政策和担保等金融工具,加快构建政策多跨协同、资金多元投入的乡村振兴新格局,着力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助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先行。”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沈磊说。



扫描二维码 | 关注国家农担联盟